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 LTBP1 mRNA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LTBP1及PCSK6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及PCSK6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阳虚证组25例,32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外周血LTBP1及PCSK6mRNA的表达。结果肾阳虚证组LTBP1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F=7.473,P=0.008),差......
作者:许惠娟;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赖玉链;葛继荣 刊期: 2014- 05
-
变频振动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变频振动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应用电磁振动台将振动强度为0.5g(g为加速度)在不同频率45Hz、90Hz、变频(5~90Hz)振动应力作用于新生24h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分别使用MTT比色法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了解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抑制新生24h......
作者:陶飞飞;吴继功;马华松;宋淑军;刘俊丽;邵水霖;张乐乐;陶有平;高博;李海侠 刊期: 2014- 05
-
腰椎多层螺旋 CT 容积扫描用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multi-detectorCTvolumetrichelical,MDCTVH)扫描中添加骨密度检查内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腰椎检查的体检者80名(56-68岁老年女性),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与定量CT(quantitativeCT,QCT)两种方法测算受检者L2-L4椎体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
作者:代永亮;赵圆;刘文亚;杨文 刊期: 2014- 05
-
甘肃省藏族与汉族妇女绝经前和绝经后骨强度变化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甘肃省藏族和汉族妇女绝经前和绝经后骨强度变化。方法采用GEEXPRESSⅡ超声骨密度测量仪对109例年龄40~52岁绝经前和100例年龄53~60岁绝经后藏族妇女与55例年龄40~52岁绝经前和72例年龄53~60岁绝经后汉族妇女进行骨强度对比分析。测量右脚跟骨的骨强度、骨质情况,通过计算T值和Z值,评估藏族和汉族妇女绝经前和绝经后骨强度变化和骨折风险。结果1.藏族和汉族妇女绝经前骨强度......
作者:马卫红;马力扬;马斌;何进全;马薇;马文红;何烨;海向军 刊期: 2014- 05
-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较骨密度更早反映出骨量变化,联合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对评估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状态、骨代谢疾病的鉴别诊断、抗骨质疏松疗效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骨代谢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判断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目前BALP、P1NP、TRAP、CTX作为相对研究较广泛的骨转化标志物已被应用于临床,一些较新的骨......
作者:阙文君;冯正平(审校) 刊期: 2014- 05
-
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 Osterix 对骨形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形成是一个涉及从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复杂发育过程,研究骨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并阐明其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对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Osterix(Osx)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只在骨组织细胞中表达,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没有Oxs就没有骨形成和骨再生。Osx的发现为整个骨形成领域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窗口。基于Osx在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
作者:吴添龙;程细高(审校) 刊期: 2014- 05
-
MITF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MITF(microphthalmia-associatedtranscriptionfactor,MITF)是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它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成为近几年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有研究证实,MITF调节破骨细胞中众多功能相关基因的转录,包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破骨细胞相关......
作者:金小冬;卢丽;李青南 刊期: 2014- 05
-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Osteoporosis,SOP)。中医认为OP的发生与肾虚血瘀密切相关,补肾活血方药在治疗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历代医家依据肾主骨理......
作者:任之强;庄洪;晋大祥 刊期: 2014- 05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与骨密度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生于青春期的结构性脊柱侧凸,与基因多态性、生长发育等多因素发病机制可能有关。已有很多研究发现AIS患者全身多处骨密度降低,但具体机制阐释不多。本文拟从骨微观结构及生物力学、基因多态性、信号传导通路三方面对AIS疾病与低骨密度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增强骨密度可能对改善AIS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
作者:戚德胜;戴哲浩;吕国华;周彬;熊宇;康意军 刊期: 2014- 05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Osteoporosis,DO)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的以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DO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更加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明确糖尿病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对该疾病的预防......
作者:李晓宇;冯正平(审校) 刊期: 2014- 05
动态资讯
- 1 抗骨质疏松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 2 维、汉民族差异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 3 喝牛奶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 4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年版稿约
- 5 血清中Sclerostin、RANKL及OPG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的含量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6 间歇皮下注射人甲状旁腺激素不同片段(hPTH1-34及hPTH1-84)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及腰椎骨量的影响
- 7 大鼠失神经支配后外源性NGF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 8 营养素合剂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的影响
- 9 sTREM-1、TNF-α、IL-6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 10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OPG、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
- 11 骨质疏松患者骨碱性磷酸酶、钙、磷代谢变化及与牙槽骨骨密度的相关性
- 12 使用NORLAND骨密度仪比较不同人种峰值骨量值
- 13 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研究进展
- 14 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影响
- 15 地塞米松对不同月龄雌性大鼠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16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 17 贵阳市区健康男性胫骨超声速率的研究
- 18 XCT-790对沉默DKK1、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MG63细胞中OPG、CTGF、FGF2、TNFα的影响研究
- 19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所致急性期反应的临床分析
- 20 绝经后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骨密度的追踪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