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DXA测量BMD与超声测量SOS的比较

    目的 本文通过对同一个人的跟骨超声声速(SOS)测量与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2-4,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的临床对比来评价超声骨密度仪测量跟骨的SOS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和与DXA测量BMD的相关性。方法 对523名8~87岁健康人群同时采用DXA测量L2-4,股骨近端(Neck,Ward三角,Troch)BMD和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左跟骨SOS值并进行相关分析。对1006名3~87岁健康人群测量......

    作者:安珍;杨定焯;王文志;张祖君;姜光瑶 刊期: 2001- 01

  • 汉族人和法国人Ⅰ型胶原α链Spl结合序列MscⅠ酶切位点基因多态性的比较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人和法国人Ⅰ型胶原α链Spl结合序列MscⅠ酶切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异同。方法 对96例中国汉族人和78例法国人用DXA骨密度仪进行BMD测量,同时采集全血并抗凝保存。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技术对Ⅰ型胶原α链Spl结合序列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汉族人的基因型均为SS,78例法国人的基因型为53例SS、22例Ss和3例ss,经Fisherχ2检验,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作者:陈金标;秦林林;Borel Olivier;张卫;葛崇华;马海波;肖艳霞;Patrick Garnero 刊期: 2001- 01

  • 2型糖尿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初探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59例男性6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148例健康者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行L2-4、Wards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测量,并测定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空腹、餐后胰岛素,空腹C肽、24小时尿白蛋白等。结果 ①男性糖尿病患者L4骨密度较健康者显著降低,其余部位无显著差别。女性糖尿病患者L2-4、Wards、股骨颈、大转子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②多元分析......

    作者:王毅;黄姝 刊期: 2001- 01

  • 钙及高压氧对卵巢切除大鼠骨丢失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纳米碳酸钙及高压氧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并用低钙饲料喂养作动物模型,术后分别给予钙剂及高压氧,连续14周。结果 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去势组(OVX)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生化、骨形态计量指标均有显著差异;钙剂组(OVX+Ca)及高压氧组(OVX+HBO)与OVX组比较,股骨干及股骨近段骨密度、股骨大载荷、弹性桡度、大......

    作者:陈大福;薛延;袁越;曹珊;马贵骧 刊期: 2001- 01

  • 破骨细胞质子泵调控的研究进展

    多核的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质子泵是其泌酸装置,对OC性骨吸收起关键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在OC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由于体内和体外模型系统的发展,对研究正常及病理情况下OC的生物学功能及质子泵调控提供了方便。  一、OC的形态、结构及特征  OC是体积大的多核巨细胞,直径达100 μm;胞核数在2~100个不等;......

    作者:扈英伟;于世凤 刊期: 2001- 01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骨质疏松

    近20余年来,关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成果表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主要与青少年时期骨量的获得和60岁以后骨量的丢失相关联。骨量的获得或丢失受遗传和环境因素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在这两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过去的10余年中,关于IGF-Ⅰ在细胞生长及其生命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已取得......

    作者:程志安;萧劲夫 刊期: 2001- 01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名刍议

    近10年来我国对骨质疏松症(OP)的研究成绩卓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令世人瞩目。在诊断标准、研究方法等方面日趋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值得注意的是,用中药治疗、研究OP是我国医学的特点,中西医结合也应标准化、规范化。例如,中医病名应规范化。目前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例如,有人把OP称谓痹证,有人称谓骨痿,哪种称谓较为妥当呢?这里存在着一个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接轨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将阻碍OP的......

    作者:冯世纶 刊期: 2001- 01

  •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方法及其诊断意义  凡符合下述3条之一者作骨密度检查:①轻微外伤后骨折,查体发现脊椎骨折。②骨X线片的骨质丢失征象。③相关于骨质疏松的各种危险因子。骨密度(BMD)正常者应定期随访复查BMD。BMD降低值>1.0SD者,仍缺乏合理诊断的,称为“特发性骨质疏松”,可以考虑骨活检,也可考虑作经验性治疗。  T值(T-score)是男或女性骨峰值的标准差(SD)。各国均借用WHO关于女性骨质疏松......

    作者:金世鑫 刊期: 2001- 01

  • 腰椎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

    据我国部分地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分析,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以上,在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约有30%的女性和16%的男性遭受骨折的痛苦。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骨质疏松被认为是骨量和骨强度严重下降,不能适应肌体运动负荷的要求,在正常活动时可出现自发性骨折和骨痛,主要发生于椎骨[1]。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过去传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练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复位,......

    作者:李军民;汤逊 刊期: 2001- 01

  • 北京青春期女孩低体重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 调查青春期女孩低体重率并探讨适合我国青春期女孩体重指数(BMI)的评价标准。方法 对1214名北京城乡12~13岁女学生1995年营养状况调查的样本资料进行分析,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骨龄、月经初潮、第二性征发育、左前臂远端1/3和1/10位点桡尺骨骨矿含量、骨密度、骨宽度。BMI评价采用改良的我国卫生部和国家教委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结果 低体重率(BMI<18)为32.......

    作者:郑皖华;杜学勤;刘忠厚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