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糖尿病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与骨钙蛋白变化的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对骨钙蛋白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在出现糖尿病后的第24周,采血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Ca)、血磷(P)、血尿素氮(BUN)及HGF水平.处死前留取24h尿液测定尿总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的血糖和HbA1c浓度升高,血清钙和血清骨钙蛋白(B......
作者:王薇;李强;陶天遵;马志刚;张巾超 刊期: 2007- 04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抑制因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抑制因子(TIMP-2)水平及其与绝经骨质疏松症指标的关系.方法将202名48~65岁绝经后妇女分为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的血清MMP-2、TIMP-2以及骨保护蛋白(OPG)、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计算MMP-2/TIMP-2和OPG/OPGL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
作者:戴燚;沈霖 刊期: 2007- 04
-
QCT骨密度测量技术的探讨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对QCT骨密度测量中的扫描定位、图像测量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对椎体松质骨与整体骨的密度变化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方法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羟磷灰石体模,QCT骨密度测量系统软件.研究对象为近3年我院体检和检查对象,共1586例(男712例,女874例).结果①得出了男、女L2~L4平均骨密度的各年龄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了各年龄组腰椎的松质/整体骨密度比值.②根据20~34岁年......
作者:赵文俐;陈贤志;周建忠;顾浩玉 刊期: 2007- 04
-
皮质骨机械性显微损伤的形态分析及其研究价值
目的拟观察骨钉植入所造成的鼠皮质骨机械性显微损伤的形态特征.方法在成年(12个月)大鼠胫骨中段钻入直径1.2mm的含螺纹的克氏针.钻孔骨段经碱性品红染色,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后作100μm厚的横截面切片.骨切片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对显微损伤的范围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均可以发现针孔周围的弥散性损伤和线性裂纹,而荧光显微镜能显示普通光镜下难以分辨的染色......
作者:宋国路;汤亭亭;戴尅戎;裘世静 刊期: 2007- 04
-
PCR-RFLP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重复性好的人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5'端启动子区Fok1酶切位点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以利于VDR基因起始密码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等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VDR基因5'端启动子区,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Fok1酶切,10%聚丙酰胺凝胶电泳观察酶切结果.结果应用PCR-RFLP法检测了98例健康汉族中老年人VD......
作者:张红红;胡亚卓;韩志涛;牟小芬;吴青;孟秀梅;陶国枢 刊期: 2007- 04
-
BEMF对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目的观察BEMF对OVX-OP大鼠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探讨BEMF对卵巢切除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个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术后8周,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
作者:谢肇;李起鸿;许建中;孟萍 刊期: 2007- 04
-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骨髓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骨髓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分化的影响,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用M-CSF、RANKL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OC,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5.5、15、25mmol/L)干预,通过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OC数、TRAP活性测定、OC膜表面RANKmRNA表达量来分析葡萄糖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①高浓度葡萄糖组......
作者:孙彦;李兴;朱亦堃 刊期: 2007- 04
-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成为破骨细胞样细胞阳性率研究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成为破骨细胞样细胞阳性率.方法将人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实验组在地塞米松、1,25(OH)2D3和M-CSF的存在下,在盖玻片和骨磨片上与UMR106细胞共同培养20天,对照组除不与UMR106共培养外,其余条件与实验组相同.结果在培养20天后,实验组电镜检查发现有多核巨噬细胞形成,有伪足,骨磨片上有骨吸收陷窝形成,盖玻片上有TRAP染色阳性细......
作者:晁爱军;杨福军;王莉;樊继援;李雨民 刊期: 2007- 04
-
端粒酶与骨质疏松
端粒、端粒酶是当今生物学、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端粒是一种封闭了真核染色体末端的脱氧核糖核酸.它与端粒结合蛋白结合在一起,对染色体起到了保护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它的存在解决了染色体末端复制引缩问题.为了探讨端粒酶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检索有关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活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文章阐明了端粒酶激活机制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利用......
作者:李颖;张志海;陈彦东;黄宏兴 刊期: 2007- 04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骨质疏松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是一类经由糖,包括通过Maillard反应形成的代谢中间产物化学修饰的蛋白.AGEs具有高度交联性.AGE介导的交联蛋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降低了溶解度以及减弱了抗蛋白水解的抵抗力.这一作用可引起受累组织生物物理/机械性能的改变,包括强度和刚性的增加.AGE与AGE受体(如RAGE)的相互作用诱导了受体承载细胞核因......
作者:戴荣峰;金晖;孙子林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补骨脂素对去势雌鼠E2、ERβ、TNF-α、IL-17的影响
- 2 离子导入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影响临床研究
- 3 第八届亚洲/太平洋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报道
- 4 骨质疏松症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5 铁调素(Hepcidin)在骨质矿化中的作用
- 6 非骨密度DXA测量对骨折风险的预测——骨小梁评分(TBS):ISCD2015官方共识(第四部分)
- 7 北京市区707例跟骨定量超声测定结果的分析
- 8 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的体外细胞药效评价
- 9 不同氧环境中破骨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变化研究
- 10 不同年龄妇女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 11 老年患者25(OH)D、PTH与骨折的相关分析
- 12 双能X线吸收法全身身体成分分析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的探讨及研究
- 13 人骨保护素在 CHO 细胞内初步稳定表达
- 14 大鼠骨髓细胞PPARγ和Cbfα1mRNA表达的增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15 井上、井下矿工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
- 16 金天格胶囊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 17 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
- 18 膝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概述
- 19 Hologic和Norland骨密度仪的精确度比较和数据换算
- 20 垂直振动对大鼠腰椎小关节退变及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