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增龄对大鼠股骨上端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增龄变化对大鼠股骨上端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BMP-2基因表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取4,8,12,16及22月龄大鼠各3只,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股骨上端BMP-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4~8月龄的大鼠股骨上端BMP-2基因表达逐渐升高;8~12月龄时进入平台期;12~16月龄时开始逐步下降.22月龄大鼠BMP-2基因表达较12月龄大鼠显著下降.结论BMP-......
作者:刘铭;朱振安;王克敏 刊期: 2003- 04
-
氟对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对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形成的骨吸收陷窝的影响.方法通过机械分离新生大鼠乳鼠四肢长骨方法体外培养OC,并于1d后加入含不同浓度氟的培养基,观察氟对OC形成的骨吸收陷窝数量及面积的影响.结果随染氟剂量的增加,骨吸收陷窝数及陷窝面积逐渐增加,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尤以4.0mg/L染氟组为明显(P<0.01).结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随染氟......
作者:范哲;华坤;赵志涛;李广生 刊期: 2003- 04
-
用骨质疏松骨折的骨密度变化来探讨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目的用脊椎压缩性骨折及髋骨骨折人群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的改变来探讨国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方法对成都地区≥20岁健康人群共1460人采用DEXA测量L2-4和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的BMC、BMD和BMC/体重(W);对≥50岁者摄T5-L4侧位片.用本次流调获得的骨峰值(PBM),分别减2.0SD和2.5SD作为骨质疏松(OP)的诊断标准,对脊椎压缩性骨折、髋骨......
作者:王文志;赵立强;廖海鹰;安珍;杨定焯 刊期: 2003- 04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检测32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绝经组)和27名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非绝经正常对照者(非绝经组)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BMD、BMC、T值、Z值.结果绝经组和非绝经组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12.43±7.90ng/ml和11.76±4.42ng/ml,两组之间无差......
作者:王文汇;姚学海;董晓林;崔莹;颜淑红 刊期: 2003- 04
-
老年人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106例老年患者进行超声波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测及双能X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BMD)测定,并对界值上下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及骨密度进行比较.另外,所有患者再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的IMT结果.结果IMT≥0.8mm组的松质骨T值明显降低(P<0.01),有斑块组BMD未明显低于无斑块组,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IMT......
作者:刘杰;苗懿德 刊期: 2003- 04
-
碱解法测定组织羟脯氨酸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中,传统的酸解法存在消化时间长,6mol/LHC1易挥发,步骤繁琐等缺点,故本文目的在于探讨操作简单的碱解法测定羟脯氨酸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待测组织匀浆或组织碎块按1∶4的比例加入2.5mol/L氢氧化钠,120°C、0.1kPa消化20min,然后氯氨T氧化10min(37°C水浴),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10min(水浴80℃)生成红色化合物,550nm处比色.分......
作者:孔璐;王继峰;周子悦;高宝华;牛建昭 刊期: 2003- 04
-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血清IGF-1水平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以及肥胖与非肥胖状态下IGF-1血清浓度及前臂骨密度水平.方法2型糖尿病100人,根据年龄、体重分别进行分组.ELISA法测定血清IGF-1浓度,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DEXA)测量前臂超远端(尺桡骨远端1/10交界处)及中远端(尺桡骨远端1/3交界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及T积分.结果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4%(<50岁组)到73%(>......
作者:姚学海;张淑珍;李静;王文汇 刊期: 2003- 04
-
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IL-6、IL-6受体表达的关系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细胞IL-6、IL-6受体以及gp130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3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30只经腹手术去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2,4,6,8,12周取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各6只大鼠骨髓细胞作细胞培养和提取RNA.培养的第6天分别作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以胞核3个或3个以上以及TR......
作者:曾天舒;陈璐璐;夏文芳;周慜;黎慧清 刊期: 2003- 04
-
CT2000、T101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浆AKP、BGP水平及BMD的影响
目的探讨CT2000、T101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浆AKP、BGP水平及BMD的影响.方法1500只455日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T2000组、T101组.各组日粮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为基础日粮,CT2000组为基础日粮+400mg/kgCT2000,T101组为基础日粮+10mg/kgT101.实验为期9周.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T2000、T101血浆AKP、BGP水平显著下降......
作者:周振雷;侯加法;张皎;陈杰 刊期: 2003- 04
-
Bcl-2过表达对TNF-α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过表达对TNF-α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含有Bcl-2cD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SB质粒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并且进行阳性克隆筛选.用30ng/mlTNF-α刺激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24h,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Bcl-2蛋白及TNF-α刺激前后Caspase-3蛋......
作者:李靖;王全平;张颖;黄鲁豫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铁过载对斑马鱼成骨影响的机制
- 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 3 长期小剂量甲巯咪唑与碘131治疗对复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心脏功能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健康青年女子体成份及全身骨密度相关分析研究
- 5 高糖及高糖波动对MG63细胞株氧化应激的影响
- 6 淫羊藿在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对PPAR γ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 7 振动力学刺激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 8 RANK在大鼠股骨干骺端组织上的表达及其意义
- 9 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IL-6、IL-6受体表达的关系
- 10 小剂量HRT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监测
- 11 妊娠期股骨头坏死病因机制研究进展
- 12 雌激素与骨关节炎
- 13 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骨密度的影响
- 14 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血清TRACP5b和BGP 影响的实验研究
- 15 SOST和β-catenin在不同分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及软骨下骨表达的研究
- 16 椎弓根钉固定及高压分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
-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强直的研究进展
- 18 有机镓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及骨量变化的影响
- 19 骨生物力学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20 芪藿肾宝对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