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与预防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在临床医学上,骨质疏松的定义为: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社会的到来,与衰老密切相关的骨质疏松症及伴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2].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疾病的第7位.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妇女患骨质疏松的几率大于其他人群,主要原因是妇女进入绝经期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的雌激......
作者:那晓琳;崔洪斌 刊期: 2002- 04
-
细胞因子RANKL对破骨细胞的分化调节作用
骨是一个代谢活跃的器官,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在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改建.其形态发生和重建由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所控制:破骨细胞(ostcoclast,OC)介导的骨吸收过程和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介导的骨基质合成过程.OC、OB之间功能的失调将导致骨骼形态结构的异常,如骨质疏松时骨量减少,而骨硬化症时骨量增多.......
作者:谢东北;刘锡仪;郭惠兰 刊期: 2002- 04
-
雌激素对骨重建过程的影响
骨重建(Remodeling)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代谢过程.骨的重建活动通常发生在骨的4个表面即4个包被(皮质骨内、外表面,哈氏系统表面及小梁骨表面).雌激素对骨重建的过程有直接和间接的调节作用.雌激素缺乏会导致骨重建过程中骨表面骨吸收和形成发生一系列特征性的改变,其终结果导致骨质疏松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鞠传广;马庆军 刊期: 2002- 04
-
骨髓脂肪细胞生成及其在骨质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
骨髓基质系统由基质细胞谱系构成,包括未分化的基质干细胞及定型分化的脂肪细胞、成骨细胞、造血支持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在定型分化的细胞中,以脂肪细胞为丰富.骨髓脂肪细胞生成在机体的能量储存、骨代谢、脂肪代谢、造血支持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尤其因增龄、绝经、代谢性异常等导致的多种骨质减少性疾病中,骨体积的减少则伴随骨髓脂肪成分的增加,脂肪细胞生成是骨质减少性疾病中的重要并发症.笔者旨就骨髓脂肪细胞......
作者:万超;杨庆铭;邓廉夫 刊期: 2002- 04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与治疗原则探讨
我国医务工作者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临床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使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并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对中医病因病理认识不一,导致临床证型、中医治则各家不一.为了使中医研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我们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和实验结果,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与治则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以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曹亚飞;刘红敏;刘庆思 刊期: 2002- 04
-
老年人髋部及腰椎测量点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髋部及腰椎测量数据分析,探讨不同测量点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同一患者进行髋部及腰部骨密度测量,分析比较不同部位测量数据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敏感性.结果分析数据显示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股骨颈骨密度值,而腰椎骨密度值诊断敏感性明显低于股骨颈骨密度值.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密度值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
作者:唐海;任素梅;罗先正 刊期: 2002- 04
-
甲亢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生长激素变化的研究
目的了解甲亢合并骨质疏松病人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同时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年龄、病程等相关因素对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甲亢病人146例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疾病、药物、绝经、高龄等影响因素.依骨密度(BMD)结果分为三组,即BMD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以直线相关分析法检验上述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GH、ALP与BMD之间有非常显著负相关.GH与年龄、病程、T3,T4等指标之间......
作者:张云良;郭淑琴;王君;李志红;吴继红;席永昌;刘海涛;张耐茹;周秀英;李建英;张润兰 刊期: 2002- 04
-
老年骨折患者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初步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骨折患者的骨转换状态及骨折对骨转换生化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患者,包括女性78例,按绝经与否和绝经后年限分为4组.男性58例,按年龄分为3组.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原肽(CICP)及尿脱氧吡啶啉交联(D-Pyr).结果70岁以上男性骨折患者D-Pyr,显著高于50岁以下组(P<0.05).其CICP显著低于另两组(P......
作者:廖文胜;戴尅戎;汤亭亭;陈永强;朱振安;庄兴 刊期: 2002- 04
-
骨质疏松血清IL-6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女性骨质疏松病人的IL-6,OC和E-2与骨代谢的关系,留晨尿测PYD.方法空腹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分别测血清中IL-6,OC和E-2的含量.比较其变化的显著性意义.结果实验组的IL-6,OC,PY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作者:马文松;刘磊;朱小弟;杜冀晖;阎德文 刊期: 2002- 04
-
第二代骨吸收生化标志物--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血清TRACP5b作为骨吸收生化标志物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利用BoneTRAP试剂盒,对473例正常及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做TRACP5b检测及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随年龄的增加,特别是男性更年期及女性绝经期后,血清TRACP5b水平均不断升高,表明骨吸收增强;当患有骨质疏松后,血清中TRACP5b的水平高于同龄人,且男性及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TRACP5b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统计学提示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向青;苏楠;刘忠厚;尹大庆;袁润英;朱汉民;陈淑英;甘洁民;谭志龙;王丽;王学谦;陆敬辉;秦跃娟;黄琪仁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骨质疏松症常见漏诊、误诊原因及分析
- 2 鲑鱼降钙素联合EPS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 3 骨质疏松若干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4 血清睾酮与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 5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现状调查
- 6 TNF-α对成骨细胞凋亡作用的探讨
- 7 老年骨质疏松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 8 孕期及非孕期不同年龄组生育年龄女性骨密度比较分析
- 9 从GH/IGF-1轴与PI3K/Akt通路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10 孕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作用的初步研究
- 11 体成分模型及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 12 老年女性下肢关节等速肌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13 苏州市0-6岁儿童骨密度调查及其与25羟维生素D关系研究
- 14 外源性TGF-β1及IGF-1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15 外源性胰岛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
- 16 老年人髋部及腰椎测量点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
- 17 基础骨生物学新观
- 18 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标志酶染色
- 19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及循证证据
- 20 护骨素及配体在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