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年第11期文章
  • 高原低氧环境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观察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环境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形成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探讨其在高原地区骨质疏松症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纯种SD雌性大白鼠72只,随机分为A组(高原去势组)、B组(平原去势组)、C组(高原对照组)和D组(平原对照组).术后分别在海拔高于3000米的高原和低于500米的平原饲养.并于术后4周、12周和24周测量大鼠的股骨骨密度和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结果12周时,高原和平原饲养的去势大鼠骨......

    作者:高文魁;白峰;王伟;闫自强;王德元;李智刚;马力夫 刊期: 2011- 11

  • 绝经与中国南方地区女性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地区40~70岁女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ets)与绝经的关系.方法913例40~70岁女性,按照不同绝经阶段进行分组,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标准,分析不同绝经阶段Mets各代谢异常的组分的患病率及与绝经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观察例数为91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1.51±6.10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4.08±3.10岁......

    作者:陈冬梅;彭谨;李春花;刘颖;谢梅青 刊期: 2011- 11

  • 维汉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汉族和维吾尔族男性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水平的特点,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提供参数.方法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143名汉族和维吾尔族男性糖尿病患者,测量骨密度(BMD)、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按BMD值分为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并进行比较.结果维吾尔族与男性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单梓梅;李玉琴;周亚丽 刊期: 2011- 11

  • 哈萨克族女性绝经后骨代谢水平及生活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哈萨克族族女性骨代谢水平及生活方式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208名绝经后哈萨克族女性,测BMD、Ca、P、BAP、BGP、TRACP-5b、25-(OH)D3,按BMD值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比较.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中各自BGP、BAP、TRACP-5b、25-(OH)D3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代谢水平与哈萨克族生活方式有关.结论骨代谢水平......

    作者:哈巴西·卡肯;王利;徐江波;袁宏 刊期: 2011- 11

  • 血管钙化与骨质疏松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血管钙化是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患者亦常伴有血管钙化.国内外的研究显示二者存在共同的机制及危险因素.促进血管钙化的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阻止或延缓血管钙化的因素有:基质谷氨酸蛋白、骨保护素、骨桥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血管活性因子等.本文二者的共同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二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作者:窦清惠;吴卫东;刘俊明 刊期: 2011- 11

  • OPG/RANKL/RANK系统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调节中的作用

    骨组织平衡由行使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共同维持.在骨重建中两种细胞之间相互调节,一方面,OB、前体细胞、基质细胞调节OC的数量和活性;另一方面,OC反过来也可以调节OB的功能,从而形成一个反馈通路.OB和OC之间的相互调节有助于骨重建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近年来,OB对OC骨吸收的凋节已有较多研究,尤其是,OPG/RAN......

    作者:仲蕾蕾;杨冰;黄晓斌;孙元明 刊期: 2011- 11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存在诸多影响骨质代谢的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中吸烟、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营养不良与低体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免疫及细胞因子的作用、血液高凝状态、废用性萎缩等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骨质疏松当作COPD肺外疾病表现考虑,也可以认为COPD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尽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了解二者的相关性对于指......

    作者:汪为民;李红 刊期: 2011- 11

  • 甲状旁腺激素促进骨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iodhormone,PTH)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方面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到PTH有强力促进骨形成、降低骨折发生率的作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是唯一上市的促进骨形成药物,本文对其促骨形成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立强;王坤正 刊期: 2011- 11

  • 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受损,导致脆性骨折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渐步入老年社会,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口数也在逐步增加,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是医学界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方法和技术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现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鹏;张慎启;郭燕梅;陈蔚;张萌 刊期: 2011- 11

  • 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影响

    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和成骨细胞骨形成作用的交替进行维持了骨量的平衡.破骨细胞可以选择性吸收损伤部位的骨质,其激活和定位机制目前还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骨细胞是感知骨环境的基本单位,而且骨细胞还可以将所感知的信号传递给其它骨细胞,骨衬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等.对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研究中发现骨细胞可能在破骨细胞的激活和定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具体机制还有待研究.......

    作者:张冬燕;扈英伟 刊期: 2011-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