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年龄和维生素D状态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握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年龄和维生素D状态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握力的影响.方法对123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血清25(OH)D检测和手握力测量,25(OH)D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手握力测量使用手持式Jamar测力计,取优势侧握力大值作为分析数据.观察患者年龄与大握力的相关性和患者年龄与血清25(OH)D的相关性,研究血清25(OH)D与大握力的相关性,结果年龄44~91岁,平均(65.55±10.66......
作者:李毅中;庄华烽;林长堃;蔡思清 刊期: 2017- 03
-
生酮饮食导致小鼠骨质疏松的显微骨结构和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酮体代谢小鼠骨结构和生物力学改变,以及所导致的小鼠骨质疏松.方法10只8周龄的C57小鼠随机分为生酮饮食(KD)组和正常饮食(SD)组,每组5只,喂养3个月.生酮饮食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比例为1∶4.每两周监测小鼠体重、血糖和血酮.采用显微CT测量小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骨微结构和中段皮质骨的骨结构参数,厚度和面积.采用脱钙后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骨小梁分布.采用三点弯曲实验评价胫骨力学强度.......
作者:吴秀华;王晓萌;黄志平;刘俊豪;黄祖成;孔刚刚;朱青安 刊期: 2017- 03
-
Micro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破骨机制中的作用
炎性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典型病理改变,AS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出现异位骨化和骨破坏,异位骨化和骨破坏两种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与破骨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AS复杂的新骨形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BMP/Smads通路密切相关,而破骨细胞则在骨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
作者:杨文雪;夏启胜;陶庆文;周童亮;张兰;陈志华;阎小萍;孔维萍 刊期: 2017- 03
-
褐色脂肪组织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褐色脂肪组织(brownadiposetissue,BAT)在机体的体温调节、非颤抖性产热以及体重维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褐色脂肪组织(BAT)能够转化化学储存的能量,将甘油三酯转化为热能.近研究发现,在成年人体内也存在功能性的褐色脂肪组织.成年人若具有代谢活性的BAT,则预示着其身体具有一个良好的代谢状态.因此,BAT现在被视为一个有趣的研究目标,用于治疗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BA......
作者:刘先明;黄勇全;王长庚;杨德猛;袁丹 刊期: 2017- 03
-
肠道菌群: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新靶点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一类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骨骼疾病,可诱发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严重的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存在诸多副作用,部分药物甚至对器官、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亟待寻求一条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肠道菌群是定植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总集,而益生菌是由肠道有益菌组成的膳食或药物补剂.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
作者:贾小玥;郑黎薇;袁泉;周学东;徐欣 刊期: 2017- 03
-
双膦酸盐的今昔与思考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近30年来研发的抗代谢性骨病的一类新药,能特异地与骨质中的羟磷灰石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根据双膦酸盐类药物化学结构的变化,药物活性的改变,其抗骨吸收作用也不断增强,成为调节骨代谢、改善骨质疏松症状、降低骨折风险的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本文综述了双膦酸盐的发展史,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双膦酸盐的化学结构,第三代双膦酸盐抗骨吸收研究作......
作者:张萌萌 刊期: 2017- 03
-
激活AMPK保护氧化应激条件下成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近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骨质疏松与氧化应激有关,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激活是氧化应激条件下成骨细胞调节的一条重要机制.其调节途径可能与成骨细胞内NADPH(还原型辅酶Ⅱ)的合成、ATP数量的变化、细胞自噬及凋亡相关.AMPK的激活对保护成骨细胞抵抗氧化应激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AMPK的结构和功能、对氧化应激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并分析AMPK通路作为骨质疏松症潜在靶点的可能性......
作者:李钺;谢炜星;晋大祥;温龙飞;丁金勇;徐继禧 刊期: 2017- 03
-
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全球临床指南进展
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一直是全球权威学术机构临床指南的基本策略.然而,近来一些研究对过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健康骨骼益处提出不同的观点,从而干扰了国际公认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策略,混淆了临床医师的视听.因此,笔者综述近几年来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波兰、日本、韩国等权威学术机构的临床指南的观点,重点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关注的骨重建的主要局部调节剂[受体激活剂核因子kb(R......
作者:周建烈;刘忠厚 刊期: 2017- 03
-
雌激素受体α基因甲基化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作用机制之一,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着重要关系.雌激素受体α基因甲基化水平升高会抑制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骨的新陈代谢,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种甲基化的状态是可以逆转的,通过干预基因甲基化,可以影响骨形成和骨重吸收的过程,进而为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
作者:徐绍俊;黄建烽;邵敏;王大天;孙友强;姜涛;汪钦生;何挺;曾振明 刊期: 2017- 03
-
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风险之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骨密度、T值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的分析,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97例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股骨颈和前臂的骨密度测试,采用动脉硬化仪测定患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elpulsewavevelocity,baPWV),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患者的生化指标.根据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
作者:王亚丽;张乌云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Graves病患者骨代谢变化临床分析
- 2 多发骨质疏松性椎体的急性或亚急性骨折的MRI表现
- 3 淫羊藿苷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 4 复方仙贞汤对去卵巢大鼠模型骨密度和骨形态的影响
- 5 2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
- 6 复合振动抑制RAW264.7细胞分化成熟
- 7 钠氢转运蛋白2敲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研究
- 8 绝经后妇女血清 OPN 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转换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9 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变化
- 10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二届四次扩大工作会议纪要
-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s病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原因分析
- 12 骨活素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 13 糖尿病患者血清BGP与TrACP测定的意义
- 14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5 中医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 16 金匮肾气丸联用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 17 成骨生长肽(OGP10-14)在不同微重力条件下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 18 低氧诱导因子-1α参与骨发育及骨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 19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护作用
- 20 干细胞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