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RA患者骨密度的特点及影响骨折风险的因素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的特点及其骨折的风险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已确诊的RA患者共70例(RA组),体检的正常健康人群共79例(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病史及骨折风险相关的基本临床资料,且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人群股骨的3D骨密度、二维骨密度,并进行骨折跌倒评分及FRAX评分,分析RA患者的......
作者:康丽荣;滑雅娜;陈娜;王永福;刘媛 刊期: 2018- 11
-
孕期及非孕期不同年龄组生育年龄女性骨密度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孕期及非孕期生育年龄女性的骨密度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孕期女性1131例,非孕期生育年龄女性667例,按年龄分为<30岁组,30~39岁组和>39岁组.采用以色列定量超声骨强度仪测定其骨密度,按骨密度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包括骨质疏松组)并记录一般情况.结果孕期与非孕期各年龄组组间内骨密度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生育期女性中小于30岁年龄......
作者:张丹;陶新城;王韦韦;胥小琴;张宏秀 刊期: 2018- 11
-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humanparathyroidhormone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口服元素钙500mg/d和维生素D200U/d,连续服用26周后加用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特立帕肽)20μg/d,再连......
作者:陆彬彬;高爱国 刊期: 2018- 11
-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索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至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0岁以上居民中随机抽取2591人,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获得研究人群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慢性病史、家族史、日常生活方式,使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在调......
作者:陈文文;钱晓忠;陈雁;杜郁华;刘芳;姜政男 刊期: 2018- 11
-
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维D钙咀嚼片,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络方,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检测患者的骨代谢指标、炎症指标以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患者治疗......
作者:田杰祥;刘海涛;王钢;郭鸿玲;王佳;王涛;王丽琴;杨芳;刘海龙 刊期: 2018- 11
-
温肾固疏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以及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肾固疏方改善骨质疏松和脂代谢异常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的卵巢全部切除以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雌激素组(n=20)和实验组(n=20).假去势组(n=20)大鼠仅从卵巢周围切除少量脂肪.干预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PING、TRACP5b、OPG、BGP的水平;并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指标.结果与假去势组大鼠比较,对照组大鼠的股骨和股骨近端......
作者:舒高;宋晓飞;张轲;陈晓东;梁鹏展 刊期: 2018- 11
-
非骨密度DXA测量对骨折风险的预测——骨小梁评分(TBS):ISCD2015官方共识(第四部分)
DXA测量骨密度(BMD)是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是BMD只能解释60%~80%的骨强度,除BMD外还有众多其他骨骼特征与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相关.且可以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获得这些骨骼特征.但是与传统的DXA相比较,这些技术的费用较高且获取不易.因此,在标准DXA测量基础和临床风险因素上,发展能够提升骨折预测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来满足临床实践要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为此,骨小梁评分(trabec......
作者:弓健;程晓光;徐浩 刊期: 2018- 11
动态资讯
- 1 各地区FRAX干预阈值在无锡地区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 2 腰腿痛飞行员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 3 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和骨密度影响的系统评价
- 4 硬化蛋白抗体和跑台运动对老龄去势大鼠骨重建的影响
- 5 维生素D受体在骨动态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 6 老年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骨量丢失
- 7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治疗情况分析
- 8 伊班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干预研究
- 9 p44/42和P38 MAPKs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 10 高血脂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1 羊骨质疏松模型在人类骨科研究中的作用
- 12 Brdu 标记的 rBMSCs 在大鼠体内的迁移
- 13 密钙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致腰背痛的作用
- 14 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15 唑来膦酸连续2年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 16 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激素补充疗法对其影响
- 1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骼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 18 2型糖尿病骨量改变与钙代谢调节激素的关系
- 19 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 20 铁调素干预成骨细胞(hFOB1.19)后细胞膜转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