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页>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年第01期

广东沿海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pDEXA测量正常值调查结果

赵文俐;林土兴;尤薏萍;陈贤志

关键词:骨密度, 周围型双能骨密度仪, 诊断标准, 正常值
摘要:目的通过对使用DTX-200骨密度仪进行前臂尺桡骨骨密度人群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获得广东沿海地区本地人群的骨密度(BMD)正常值.并对资料的年龄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MediTech公司的DTX-200骨密度仪,对广东沿海地区的本地籍人群(男性271人,女性275人)进行前臂尺桡骨远段的BMD检查,对检查对象的一般信息:身高、体重、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女性月经史及生育哺乳史等进行详细记录.对测量的骨矿含量(BMC)和面平均BMD按年龄组进行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根据20~39年龄组计算男女骨峰值.结果①男性前臂远段骨峰值:BMC=3.960±0.569,BMD=0.555±0.060;女性为BMC=2.924±0.359,BMD=0.472±0.039.男女BMD均在30~39岁组达到高峰,但BMC达到峰值的年龄组均为40~49.②各年龄组均值显示:女性15~19岁组BMD达到峰值的91%,而男性只达到77%;女性60~69岁组BMD降到峰值的72%,而男性降到87%;20岁以前,男女BMD差别较小;在达到峰值的年龄组,男女BMD差别较大,而BMC更为明显.③男性BMD峰值的标准差约为均值的10.8%,女性约为8.3%;若按骨峰值降低两个标准差作为骨质疏松的判断标准,女性60~69岁组骨质疏松诊断率大约是70%~83%;按骨峰值降低25%,大约是63%;但按照BMC降低25%判断,则骨质疏松诊断率只有约为40%.结论①按20~39岁组统计计算骨峰值比较稳定、合理.②2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骨骼发育得较早、较快;而中老年以后女性BMD降低得也更早、更快.③根据女性老年组骨质疏松诊断率来衡量,用骨峰值降低25%做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界限是合理的.④根据BMC来分析判断,出现峰值的年龄组,男女差别,以及骨质疏松诊断率等都表明受骨骼几何尺寸的影响较大,不适于做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