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页>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年第02期

放射吸收法测量北京地区2884例健康人骨密度研究

王建华;石萍;吕桂荣;关庆义;张智海;钟平;王泉来

关键词:放射吸收法, 骨密度, 指骨, 北京人群
摘要:目的利用放射吸收(Radiographic absoptiometry,RA)方法测定骨密度(BMD),建立北京地区RA测量骨密度参考值数据库.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0~92岁健康人2884例,男性1481例,女性1403例,研究对象均详细填写健康调查表格,排除因继发性骨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病例.用美国CompuMed公司OsteoGram-2000骨密度仪测定所有对象非优势手的第2、3、4指中节指骨(MP2、MP3、MP4)的BMD值,按10岁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峰值骨量(PBM)男性出现在20~29岁,女性20~39岁.男性BMD从30岁开始下降,随年龄增长各年龄段逐渐下降,女性从40岁开始下降.北京女性平均绝经年龄50岁,绝经后骨量快速丢失,绝经后第6~10年丢失多,达21.38%,绝经后20年平均年骨量丢失率为1.35%.RA测量BMD数据与刘忠厚教授80年代末使用SPA测量40000中国人群中远1/3前臂骨(桡骨、尺骨)结果有极好的相关性.结论RA测量北京地区健康人峰值骨量和骨量丢失规律与我国部分地区用DXA或SPA方法所得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