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 本刊以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师及从事骨质疏松的专业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本专业领域内国内、外科研的最新成就,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108
- 国内刊号:11-370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是双膦酸盐类药物一种潜在的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从0到28%不等。以患者出现缺血性骨坏死和骨暴露为典型特征,伴有明显疼痛、颌面部瘘管、甚至病理性骨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关的治疗。其发病因素涉及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创伤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可能的致病基因带来的易感性,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该病的治疗方法种类较多,包括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冲洗和含漱、手术治疗、高压氧舱、激光、......
作者:冯驭驰;赵燕 刊期: 2014- 08
-
中医从脾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当前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主要病机,补肾为主要治法形成普遍认识,而脾虚对本病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根据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要按照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因证施治,不能简单地治疗某一脏一腑,要看到骨质疏松症的复杂......
作者:冯歆;葛继荣 刊期: 2014- 08
-
三七总皂苷通过血管生成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机制探析
骨质疏松症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而具有“四高一低”特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该病的防治研究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瘀血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机理之一,而微血管的改变则是瘀血证的病理基础。血管生成在生理性骨生长和骨重建,以及在病理性骨疾病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骨局部再生过程,因此血管生成与骨质疏松症存在密切关联。活血化瘀中药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刺激血管生成,......
作者:王晓燕;李冠武;常时新 刊期: 2014- 08
-
中医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中医在该病防治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型:(1)肾主骨理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与生殖、内分泌、性腺系统密切相关,肾的生理作用与骨的旺、盛、平、衰有极大的相关性。骨痿其标在骨,其本在肾。(2)脾肾相关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散精,上输于肺,下归于肾,脾肾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常有脾肾同病之说。脾肾虚弱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变化。(3)血瘀论:......
作者:张莲;郭峰;冯霞 刊期: 2014- 08
-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降糖药物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的深入,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降糖药物的选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肠促胰素、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等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合成及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等多个层面上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可能有正面影响。胰岛素对骨质疏松的影响虽然有争议,但早期持续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具有控制和延缓作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折发生率。......
作者:李嘉萍;齐明宇;宋永波;田雷;王立芳 刊期: 2014- 08
-
骨缺损修复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临床上对于骨缺损的治疗从截肢,自体骨、异体骨移植,到目前的生物活性材料、骨组织工程、基因工程治疗,依然没有能够彻底进行骨缺损修复的方法,这也一直是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各种方法的技术水平还不完善如手术时间和方法掌握,生物活性材料的制作等,另一方面是因为骨缺损的局部反应较复杂如骨髓损伤较重,血运较差,断端存在的硬化反应等以及传统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多如免疫排斥较重,成骨作用不良,骨......
作者:郭宜姣;李文华 刊期: 2014- 08
-
染料木素对骨代谢和脂代谢的研究新进展
染料木素是豆科植物提取的活性成分,它能明显降低恶性肿瘤发生,能够通过不同的传导途径促进成骨细胞生成,增加骨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骨DNA和钙的含量,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达到防止骨质减少,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染料木素同时可以促进血脂代谢,防止内脂质的氧化作用,软化血管,达到保护心脑血管,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作用。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开发出一系列相关药品,终为人类健康造福。......
作者:朱文清;邹娜;杨亚东;刘训志;黄志华 刊期: 2014- 08
-
慢性胰腺炎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胰腺炎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疾病,可导致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流行病学发现,在慢性胰腺炎患者中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慢性胰腺炎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胰腺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的损害有关。同时,多种因素诸如吸烟、疾病严重程度、患病时间、病因、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年龄及性别等都可影响慢性胰腺炎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笔者从流行病学研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作者:周彬;陈志浩;田京 刊期: 2014- 08
-
镁缺乏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认识的深入,除钙、维生素D以外的越来越多的营养物质在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已经被研究。镁是人体含量第四的矿物质,其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也是骨组织的重要成分。流行病研究调查发现镁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将对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镁缺乏状态,缺镁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及补镁对于骨质疏松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张厉;杨春喜;陈健 刊期: 2014- 08
-
中西药干预后肠源性5-羟色胺和骨密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冲剂和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肠源性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和骨密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补肾壮骨冲剂组和阿仑膦酸钠组,分析在药物治疗前后肠源性5-HT浓度和骨密度的差异。(1)本研究所有样本为2011年5月-2012年12月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就......
作者:邓伟民;张金赫;刘泽;张亚松;康庐琛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大鼠卵巢去势后颌骨和股骨骨髓基质干细胞性能观察
- 2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技术与风险预测工具研究进展
- 3 自发性2型糖尿病 OLETF 大鼠骨质量特点的研究
- 4 雌激素对正常及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5 RANK信号调控破骨细胞分化与成熟的研究进展
- 6 高寒地区老年人骨密度相关因素分析
- 7 甲状旁腺激素(1-34)对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影响
- 8 DXA腰椎椎体中部骨密度测量在随访病人中价值的探讨
- 9 PcDNA3.1-BMP-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 10 桡骨单光子骨密度测定与跟骨X射线摄片诊断骨质疏松比较
- 11 早期骨代谢改变与99 Tcm-MDP 骨显像、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分析
- 12 雷奈酸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对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 13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相关问题探讨
- 14 密钙息防治闭经患者骨丢失机制的探讨
- 15 1,2-二氯乙烷中毒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骨量减少与血脂、血钙相关性研究
- 16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骨代谢的影响
- 17 orexin-1受体抑制剂通过Wnt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 18 社区骨质疏松患者饮食行为及健康管理策略
-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清IL-6,TNF-α浓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 20 杜仲叶通过激活ERK及AKT磷酸化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研究